热点要闻

以优良作风激扬奋进力量

文字:[大][中][小] 2025-9-8     浏览次数:    

——我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综述


中央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自今年3月起,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系统谋划推进、精心组织实施,高质量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为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精心谋划部署,带头示范重引领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

3月24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全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部署全市学习教育工作。

在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第三督导组的指导帮助下,市委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推动学习教育有序启动、全面铺开、见行见效。

鲜明的态度、迅速的行动,是明确风向标和关键推动力。

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坚持带头抓、靠前抓,先后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各类会议15次,亲自研究审定指导文件,分级分类列出任务清单,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有力有序开展学习教育。市四大班子带头示范,市级领导发挥“头雁效应”,带头深化学习、真查实改,开门教育、促进发展。市级专班紧盯重点任务,实行周报告、旬研判、月汇报,层层压责、一体推进。

行动,就是最嘹亮的号角。

市委引领示范、市级领导班子带头,8个县(市、区)、88家市直单位迅速行动起来,学习教育覆盖全市1.2万个党组织、23万名党员。

为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我市建立分片联系、工作推演、随机调研、同题共答等4项机制,将全市划为6个片区定向指导,不定期开展工作推演,分时段制定调研访谈、电话随访提纲和党委(党组)、党支部调研清单“两提纲两清单”。

市县累计开展随机调研241次、电话随访党员6100余名;派出14个督导组,开展严督实导。紧盯重要节点,市县组建48个调研组,开展全覆盖“回头看”;组建43个评估组,实地开展评估。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市直机关工委将市直单位划成4个联系片,逐一指导推进。天长市委建立书记清单履责、常委定向联系、联动过筛纠偏、“三色”预警提醒推进机制,层层压实责任。

教体、卫健、非公等行业主管部门,分类制定学习教育指导计划,分级召开业务培训会议,组建6个行业专题调研组,采取“普遍通知+点对点联系”“上门指导+电话答疑”等方式,推动精准指导有效覆盖。

坚持深学细悟,凝心铸魂强根基

最深刻的淬炼,源自思想的洗礼。

市委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学习研讨步步深入、层层落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从思想根源上筑牢防线、夯实堤坝。

4月1日至2日,市委举办学习教育读书班,坚持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原原本本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采取“重点发言+随机点名”的方式交流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这次读书班,在思想上划出了红线、行动上明确了界限,拧紧了理想信念“总开关”,表示将一以贯之抓好学习教育各项重点措施落实。

学习教育中,市委带头举办读书班、案例警示思想交流会,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分3次对9个专题进行学习研讨,市委常委带头上党课,示范带动各级党委(党组)举办读书班880场次、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3318场次,参加研讨2.42万人次,讲党课1.2万人次。

为更好入脑入心,我市持续深化“红润皖东”工程,通过基层党员集中培训、流动党员“云端学堂”、新兴领域党员“暖新讲堂”、年老体弱党员“结对课堂”等形式,分级分类开展党员培训322期。

聚焦“规定内容”跟进学。全市各级党组织始终保持跟进学习的政治定力,通过党组带学、支部跟学、党员自学等方式,抓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等规定内容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

突出“三类干部”重点学。针对三类干部分类制定年轻干部作风分析、新提拔干部任职回访、关键岗位干部离任交接等9项具体举措,市县联动组织谈心谈话2779人次。特别是针对年轻干部,探索建立全过程行为纪实,逐人建立作风建设计划和问题查改、为民服务清单“一计划两清单”,结合岗位为民办实事245个。

各地各部门聚焦主题,结合实际、丰富形式,推动学习走深走实。凤阳县委依托“一班四组”和4个常态化调研组,“组组联动”采取实地抽查、电话随访等方式,推动全县党员干部跟进学习到位。全椒县委组织县级领导和“三类”干部旁听职务犯罪庭审,每月制作《作风建设专题片》。

大家纷纷表示,要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自觉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五个进一步到位”的重要要求,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勇于刀刃向内,真查实改见成效

敢于直面问题,从严从实整改,是抓好学习教育的关键。

我市坚持把查摆问题、整改整治作为衡量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全面起底查、全力以赴改,确保取得实效、不走过场。

全面检视查摆。采取刀刃向内自纠查、上级反馈起底查、开门教育群众查、明察暗访实地查等方式,市四大班子带头检视剖析问题、动态更新问题清单。建立党委初审、室组地复审、专班会审“三审”机制,对市县两级备案的问题清单进行5轮过筛,集中反馈14类共性问题。

以案为鉴剖析。坚持分层分类、同级同类,组织全市814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分18场次集中阅看典型案例读本,按节点分批高质量召开案例警示思想交流会。用好中央、省级层面典型案例,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各级党组织累计开展警示教育1.4万次。

动真碰硬整改。严格实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推进,市委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逐一听取市四大班子问题清单和集中整治台账汇报,带动各级领导班子深入研判问题症结、科学制定整改措施。严格落实党组织集体研究、党组织书记审批、上级专班备案,有序推进问题销号,及时向党员群众通报整改整治情况,主动接受监督。

靶向发力整治。建立“定期会商+督办推进”机制,深入推进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等5个专项整治和医德医风有关问题集中整治,以钉钉子精神拔除作风“顽瘴痼疾”。

市政协党组针对调研扎堆问题,创新培训学习、调研考察、项目对接、委员教育“四位一体”研学模式。中新苏滁高新区党工委排查部门及党员职工干部廉政风险点,分别制定防范措施。

作风建设是刮骨疗毒的“当下改”,更是固本培元的“长久立”。

我市坚持问题导向,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紧抓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亟须解决的“堵点”、规章制度的“盲点”,有的放矢对症开方,先后建立完善相关制度189个,其中,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规定》《重大项目用地全程包保服务机制》《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等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文件53个。来安县委制定干部重要行为纪实办法,将87条正面行为信息和12条负面行为信息记入纪实档案,为选人用人提供重要参考。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

基层干部普遍表示,通过学习教育,作风顽疾得到有效遏制,律己修身、规范用权更加自觉。

做实深入访企入村,倾听民声促发展

“政府主动上门解决难题,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近日,在明光市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安徽省嘉丰肥业有限公司的资金周转难题顺利解决,企业负责人晏斌连连称赞。

作风建设成效如何,群众的眼睛最雪亮,群众的感受最真实。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抓实开门教育、深入访企入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干部作风持续向好,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访企入村,惠民利企。

在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中,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明光市、定远县、凤阳县、全椒县等地,全市18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下沉基层一线,查实情、解民忧。坚持带着问题去、真听意见、真解决问题,将1402家规模以上外向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和重点新型农业主体、经营农户纳入走访范围,细化26项具体举措,分类建立服务台账,累计访企1930家、入村6642次,收集诉求建议2851个,已全部办结。

扎实推进“十个难题”攻坚,市本级梳理企业供需不够精准、高中学位供给不足等反映强烈的10个共性难题集中攻坚,县级同步梳理52个急难愁盼问题整改攻坚。市政府党组搭建“亭企供需”对接平台,促成53家链上企业达成上下游合作意向。明光市委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企业诉求“挂号制”等机制,兑现惠企政策3.17亿元。定远县委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活动,解决乡村产业发展等问题800余个。滁州经开区党工委推行政策找企业,兑现扶持企业资金4.2亿元。

开门教育关乎作风建设成效,更连着民心所向。

开展“书记谈”系列活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践行“四下基层”,示范带动县(市、区)委书记通过召开早餐会、恳谈会等形式,收集意见建议、现场交办督办、跟踪解决问题。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深入推进“严作风、解民忧、护稳定”专项行动,督促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开门接访。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建立“代表+选民”“站点+网格”“票决+督办”三项机制,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解决群众难题。琅琊区委通过“庭院微党课”“让泉”调解工作室等征求企业群众意见552条,解决425件。

民生之事,关乎万家幸福。

一体推进省30项民生实事和市10件为民实事,推行“滁州有让”党建治理品牌、农村区域党建联建共建等“书记领办党建项目”16个,实施校园餐“安心托食”工程、物业领域“五个专项行动”等做法,让群众可感可及。开展“双报到双服务”等活动6400余次,组织5.2万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乡村一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1万个。

南谯区委在31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探索开展延时错时服务模式,服务群众7000余人次。市委教体工委通过新建改扩建、适度增加招生计划等方式,新增高中学位1844个,同比增长11.55%……

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亮实效,一个个“急难愁盼”变为“满意清单”。企业、群众普遍反映,领导干部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成为习惯,“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能办成”成为常态。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断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滁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